康复知识

发音训练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6-02 10:31

(一)       发音训练基本方法

1、发音训练应从简单的单元音开始。因为单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碍,口型不发生变化,难度最小,以后再向其他音过度。总的说来,先发韵母,然后学习较容易发的声母,如“双唇音”:b(爸爸)、p(爬)、m(妈妈)、w(娃娃)。最后,还要练习汉语的四个声调。听障儿童在对声调的听辨和模仿上还是比较困难的,需要长时间的训练。

2、在发音训练中,最好让听障儿童所发的音具有某种意义,而不只是抽象、单调的音素训练。训练者应设计一些相应的活动或直观的教具。

1.让听障儿童发“a”音时,老师可以扮作医生,让听障儿童做病人。“医生”检查嗓子时,要求“病人”发a—。老师和孩子可以互换角色,以增加其兴趣。

2.老师拿一个电动火车玩具,一边推一边发u—,然后让孩子一边发音一边玩儿。如果听障儿童不明白,只推车而不模仿发音,就改为老师控制火车,当孩子碰巧发出类似u—的音时,老师就开动火车;当他停止发音时,就让火车停下来。逐渐让听障儿童明白游戏规则,以后就会更多的发出类似的音。这种活动的玩具会有很多,比如拿一条玩具蛇,老师发s—的声音,并打开玩具开关,蛇开始向前爬动。

    这些玩具会引起听障儿童的顺序,当他们明白:只要发音玩具就会动时,他们会积极配合。用来做发音训练的玩具应是听障儿童非常喜欢而平时又见不到的玩具。如果这个玩具平时他经常可以拿到,就会失去新鲜感,活动就不会取得好的效果。而如果这些玩具只在发音训练时才出现,听障儿童就会明白:一看到这些玩具就开始“说话”了。

    在这个训练中,你的要求是可以逐渐提高的。假如一个听障儿童还不会发音,你设定的目标应该是“让他发出声音”,活动中,只要他能够在你发出声音后跟着发音,你就让火车跑起来,给他肯定。如果他是在哭喊而不是在发音,则不能给他强化,而应采取忽略的方法,只有在他确实是跟着发音时,才能让火车开动。如果他这一水平已经做的很好,你就可以将要求提高。假如这时听障儿童把“u”发成“a”,训练者不要开动火车,而当他模仿出较接近的“mu”时,可以让火车开动;进而要求他清晰的发出“u”时,才能让火车开动。在你给每个孩子开始发音训练之前,你都应了解他们目前的发音水平。

通过这些训练,听障儿童不仅能学习发音,还能认识这些声音所代表的相应物体。

镜子也是发音训练中可以借助的工具。你可以把他抱到镜子前,先做示范,让听障儿童边听边看你嘴的运动。当他发音时,他也会看到自己口型的变化,有些孩子会对此产生兴趣。

3、在发音训练中,必须要求孩子有一定的模仿能力,而这首先要求他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身上。如果他的注意力经常分散,就无法很好的模仿。对于很小的孩子,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需要很大的耐心。刚开始训练时,每当他注意你,你都马上给他一点食物做为回应(要选择不需要太多咀嚼的食物,以免影响教学)逐渐培养他集中注意力。当他学会关注和模仿后,就可以取消这个形式。

4、在发音训练中,可借助其他感知觉的参与。比如通过“看”帮助聋儿掌握正确的口型和舌位;通过把他的手分别放在老师和他自己的嘴前体会是否有较强的气流送出来学习发送气音;对较大的孩子,可以让他用手触摸声带来体会发音时声带的振动,以帮助纠正假声(如果是很小的孩子,可能难于理解);用手指轻按鼻翼,可以体会发鼻音时鼻翼的振动。

    在学习发鼻音时,应从双唇鼻音m开始,它的难度较小,其次是舌尖鼻音n,最后才学习发舌根鼻音ng。在学习发长音和短音及不同音节数量时,可以让听障儿童一边学习一边画线,也可以老师画线,听障儿童跟着发音。老师画长线则听障儿童发长音,老师画短线则发短音;老师画两条短线,听障儿童就发两个短音;画三条短线就发三个短音。该活动也可以借助一些玩具,例如:一边发音一边推车,推一下,发一个短音;而一直向前推,就发长音。